2025年11月5日至6日,ISO/TC34/SC8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委员会茶叶分技术委员会第31次茶叶国际标准会议以线上形式召开并圆满结束。本次会议吸引了近40名全球专家代表参与,包括ISO中央秘书处项目经理Swingewood Sally、茶叶分技术委员会主席Donnelly Katie、委员会主管Fischbach Sylvio,以及来自中国、英国、德国、日本、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土耳其、伊朗、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代表及相关联络组织成员。

中国代表团由安徽农业大学、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浙江茶博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8名专家组成,代表团由安徽农业大学宛晓春教授担任团长,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杨秀芳研究员担任副团长,全体成员在合肥集中参加线上会议。其中,我校园艺学院孙威江教授以ISO/TC34/SC8/WG7乌龙茶和白茶工作组召集人身份参会,安溪茶学院黄艳副教授作为该工作组专家参会。

会议通报了ISO/TC34/SC8茶叶分技术委员会的组织机构情况、年度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以及ISO相关规则的最新修订情况。该分技术委员会下设的8个工作组和5个特设小组的召集人,分别就各自领域的工作最新进展及未来工作计划进行了汇报。汇报中,我国牵头承担的4个工作组和1个特设小组的召集人,重点介绍了白茶、茉莉花茶及红茶术语等国际标准的研制计划与修订进展。
据了解,国际标准《白茶-定义和基本要求》由我校孙威江教授牵头主导,于2023年正式立项。该标准研制过程中,历经两年多时间完成了代表性样品征集、品质评价、化学数据分析、标准起草、标准征求意见等多个关键流程,于2025年9月正式通过DIS(国际标准草案)投票,计划于2026年进入FDIS(最终国际标准草案)阶段。该标准是我校牵头制定的第二项茶叶国际标准,此前由我校参与牵头制定的《乌龙茶-定义和基本要求》已正式发布(ISO 20716-2023)。
中国代表团在此次会议期间,围绕多项关键标准进程开展交流协作,积极参与技术研讨与意见沟通,为茶叶国际标准化工作推进提供了中国经验。
未来,我校将继续依托茶学学科优势,参与茶叶国际标准化体系建设相关工作,助力中国茶叶国际标准化事业发展,为全球茶产业规范化发展提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