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楼凤品茶,义乌洋妞快餐价格,杭州楼凤按摩spa论坛

《我的国籍我的血》读书分享会在我校举行

发布时间:2025-10-25      作者:宣传部 郑炜/文 宣传部 高焱/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10月25日上午,由中共福建省委党史方志办、福建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福建省台湾同胞联谊会、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我校联合主办,福建省作家协会、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福建省烈士纪念设施?;ぶ行男斓摹啊段业墓业难范潦榉窒砘帷痹谖倚8V莶稚叫G鞯侣ノ湟奶傩?。中共福建省委党史方志办室务会议召集人、主任刘大可,福建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庆春,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总编辑陈远,省委党史方志办副主任、省作协副主席、《我的国籍我的血》作者钟兆云,省台湾同胞联谊会党组成员、副会长欧阳迪莎,省作协副主席傅翔,福建人民出版社社长林玉平,校党委书记赖海榕、校党委副书记陈世奎出席分享会。

会议现场

刘大可指出,本次分享会兼具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与台湾光复80周年的双重意义。《我的国籍我的血》一书以文学形式再现了李友邦领导的台湾义勇队多种形式投身全民族抗战,为祖国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作出重要贡献的生动史实,诠释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揭示了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同胞情谊和不可分割的民族命运,是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样本。他表示,省委党史方志办将持续挖掘福建红色资源,深化与高校及相关单位的合作,以史鉴今培育家国情怀。

罗庆春在致辞中盛赞作者钟兆云将党史与文学融合的创作之路,强调《我的国籍我的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特殊年份重版具有非凡意义。他结合全省近5万名在册烈士、1.5万余处烈士纪念设施的资源优势,介绍了福建在烈士褒扬纪念工作、烈士纪念设施管护、遗属关爱、精神宣传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提出要当好烈士纪念设施的守护员、烈士遗属的服务员、英烈精神的宣传员,要以英烈褒扬工作为抓手,以英烈精神为纽带,弘扬抗战精神,共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为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奋勇争先贡献力量。

赖海榕代表学校向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为祖国统一、民族复兴作出贡献的先烈和前辈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深情回顾了学校起始于抗战时期与台湾农林学界的深厚渊源并简要介绍了学校深入实施“三个一百”对台工作方案等近年推动两岸融合发展方面的创新实践,强调学校的深厚两岸渊源与《我的国籍我的血》一书中展现的两岸同胞共御外侮、心手相连的精神一脉相承。他指出,《我的国籍我的血》一书生动再现了20 世纪 30 年代台胞冲破日本殖民统治回归祖国大陆恢复国籍并投身抗战的群体事迹,本次读书分享会在我校举办,既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更是学校助力两岸融合发展的再出发。学校将把《我的国籍我的血》所蕴含的精神财富,转化为打造闽派特色“大思政课”的宝贵资源,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陈远从出版视角解读了该书的价值。他表示,福建人民出版社10年前约请钟兆云以此题材进行创作时,李友邦的事迹尚不为人熟知,此次《我的国籍我的血》重版恰逢《台湾义勇队档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堪称“适逢其时”。台湾义勇队的抗战事迹是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我的国籍我的血》作为“填补空白的第一部”,在历史的真实与艺术渲染的统一中立体呈现了台湾抗日将士群像、展现两岸并肩抗战史实,为年轻学子厚植家国情怀提供了鲜活教材。

分享会现场,钟兆云分享了该书的创作历程和重版感想。他表示,《我的国籍我的血》虽是部长篇小说,反映的却是真实的历史。李友邦以一腔热血表达了对祖国的认同、对统一的渴望,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理当大力弘扬,在台湾光复80周年之际,《我的国籍我的血》修订重版,期待引起各方持续关注,传承烈士精神,一起推动台湾的真正光复,用祖国的统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告慰英烈。

傅翔从文学作品赏析的角度高度评价该书是一部歌颂英雄、宣传先烈的优秀文学作品,生动再现了70多年前台湾人民投身抗日、血见轩辕、光复台湾的可歌可泣的壮阔历史画卷,具有浓郁的历史厚重感、现实针对性和文学生动性,填补了抗日历史文学表达的空白,也是献给台湾光复纪念日的一份厚礼。

省台湾同胞联谊会成员、抗日志士后人郑岚、简以信先后发言,从不同角度回顾了作为台湾抗战老兵后人聆听先辈讲述的抗战故事,表示该书很好地重现了台湾李友邦先生组建台湾义勇队以及台湾少年团的历史,发出了台湾同胞“以我的血还我的国籍”的心声呐喊,展现了台湾同胞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寻求国籍回归的悲壮努力。希望广大读者通过阅读这部小说,铭记和了解这段历史,激励后人珍惜当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省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主任易向农,省委党史方志办吴珊珊博士,我校台湾教师张玮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朱劲涵,台湾学生何国筠、刘欣俞作结合个人经历分享了阅读该书的心得体会,表示这本凝聚了台湾人民祖国向心力的爱国主义题材书籍对于铭记、传承和弘扬台湾同胞在抗日战争中的家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书中叙述的两岸共同历史记忆再次体现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同根同源的一家人,祖国大陆既是台湾同胞成长的家园,也是血脉深处的原乡,将努力讲好历史故事,积极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奋斗。

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公众服务部主任王增华朗诵台湾诗人巫永福1936年所作诗歌《祖国》,福州市革命英烈纪念园讲解员牛晨以《义勇挥戈血同源》为题激情澎湃地讲述了李友邦与台湾义勇队的事迹,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最后举行了现场赠书仪式,主办单位向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福州市图书馆、退役军人事务部烈士纪念设施?;ぶ行?、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师生读者赠送新书。

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台湾同胞联谊会、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省图书馆、福州市图书馆有关负责人,我校党政办、宣传部、图书馆、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