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学院2022级生物科学专业(生物育种方向)、2023级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和2023级生物育种科学专业共145名学生,在13位专业教师带领下,赴南平西芹科教与艺术基地圆满完成为期4天的课程教学实习。本次实习紧扣“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主题,通过实地调研、田间教学等沉浸式实践环节,组织师生深入基地以及周边单位,全方位了解农业科技的前沿成果,全景式了解农业产业发展态势。

实习期间,师生围绕生物育种技术研发、优质作物栽培管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及产业运营模式创新等核心内容展开深入学习。同学们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实地考察了各类果树品种试验园与经济作物试验田,从玉米、甘薯的优质品种选育,到特色作物的高效栽培试验,同学们仔细观察作物生长状态,认真记录品种特性余栽培数据,围绕“如何提升作物抗逆性”“怎样优化栽培管理流程”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在走访农业企业过程中,同学们深度参与种子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环节,直观感受现代种业发展活力。在自动化种子加工车间,精选机、包衣机等设备高速运转,精准完成种子筛选、防护处理等工序,让同学们切实体会到现代化加工技术对保障种子质量、提升种业竞争力的关键作用;在企业销售部门,师生们与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种子市场的竞争格局、客户需求及创新营销策略,进一步补齐了对生物育种产业市场运作环节的认知短板,构建起更全面的专业知识体系。

为期4天的专业综合实习,搭建起“课堂理论”与“一线实践”的桥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田间与产业一线,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专业视野,加深了对生物育种科学专业价值的理解,更让大家亲眼见证了“种业芯片” 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地位。实习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基地条件完善、服务周到,农林混合生态系统的典型场景为实习提供了优越环境,将以此次实践为新起点,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专业学习,努力把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农业发展的实际能力,为我国生物育种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今后,学院也将依托南平西芹科教与艺术基地,优化实习安排、完善实习内容,提升学习成效,为培养高素质农林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