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上海软科正式发布了2025“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排名展示了全球领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学,中国内地共有222所大学上榜。我校位居全球高校第450名,较去年排名上升192名;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93名,较去年排名上升29名。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是全球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大学排名之一,该排名选择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简称“校友获奖”)、获诺贝尔科学奖和菲尔兹奖的教师折合数(简称“教师获奖”)、各学科领域被引用次数最高的学者数(简称“高被引科学家”)、在《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上发表论文的折合数(简称“N&S 论文”)、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简称“国际论文”)、上述五项指标得分的师均值(简称“师均表现”)等六个指标对世界大学的学术表现进行排名。其中,“校友获奖”和“师均表现”的指标权重均为10%,“教师获奖”“高被引科学家”“N&S 论文”和“国际论文”的指标权重均为20%。
海峡联合研究院 未来技术学院
农林生物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
福建农林大学2025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大幅跃升,主要得益于学校锚定全国“双一流”建设目标,以系统思维统筹优质资源,以战略定力推进内涵发展。一是抓学科龙头,着力建强两大学科群。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擎,做大做强做优植物?;?、林学两个一流培优学科群。通过成立“双一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一流培优学科群建设委员会,出台一流培优学科群建设管理办法,保障学科经费投入,推动学科在关键核心指标和“四重”建设上持续发力,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二是抓学科水平,全力推进“ESI百千万”工程。聚焦培育8个ESI潜力学科,组建ESI潜力学科攻坚工作专班和ESI学科信息服务工作组,配套激励管理办法,明确推进机制和服务保障机制,加快潜力学科实现突破,推动学科影响力持续攀升。三是抓学科生态,聚力优化海研院机制体制。加强和完善海峡联合研究院“人才特区”“创新高地”建设,通过机制体制创新,打造良好的学科生态,释放人才集聚优势与科技竞争潜能,以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为导向,联合攻关农林领域关键“卡脖子”技术难题。四是抓学科队伍,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聚焦优势学科与新兴交叉领域,着力构建高层次人才引育体系。通过精准引才、系统育才,打造战略科学家、一流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梯队,为学科建设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与人才支撑。
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目前,学校分别拥有2个ESI前1‰、10个ESI前1%学科;近十年以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在CNS三大顶刊发表论文19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单位发表论文15篇,以通讯作者单位发表论文17篇;另外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单位在CNS子刊发表论文近500篇;近十年主持国家科技奖2项,位居全国农林高校第11位、全国高校第98位;主持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参与1个;拥有院士2人,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547人(933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84人(165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