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午,校党委书记赖海榕赴革命老区龙岩连城瞻仰江一真陈列馆和故居,追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高级领导干部、医疗卫生界著名专家、原福建农学院院长江一真同志的革命业绩和崇高风范,感悟思想伟力、赓续宝贵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对江一真同志的回忆和评价
福建农学院是福建农林大学的前身。1952年,福建省委决定江一真兼任福建农学院院长并报请国务院正式任命。1955年1月,周恩来总理签署任命书任命江一真为福建农学院院长。
周恩来总理签署的江一真同志任命书
江一真是福建省连城县庙前镇庙上村人。他参加过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他曾担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农林厅厅长、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省委第二书记、省政协主席、省长,国家农业部代部长、卫生部部长,河北省委第二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中顾委委员、北京闽西老区建设促进会首任会长。习近平总书记曾追忆说:“江一真同志始终是一位勇于战胜困难的铁汉子,敢于坚持真理的硬骨头,忠心耿耿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他的高贵品质,是共产党员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江一真儿媳、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同志为江一真陈列馆题写的对联
瞻仰过程中,赖海榕认真聆听讲解员介绍,驻足细看珍贵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学习感悟江一真同志不惧困难、坚持真理、一生求真,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不息的一生。他深有感触地说,1952年8月至1956年10月,江一真同志在兼任福建农学院院长期间,高度重视农业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强调办学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并进行教育改革。他积极探索新的办学路径,制定学院十二年规划,首批设置农学、果树蔬菜、林业专业,复办植物保护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培养基层农技力量;他重视实践教学,整合农业科研资源与农学院教学力量,组织师生参与全省土壤普查、良种推广,调研农村状况与土地分配方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与福州市郊农业合作社签订技术指导合同,建立了学院第一个农村基点,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他重视知识分子、重视人才,成立学院科研委员会,举办首届科学讨论会,创刊《福建农学院学报》,激励教师向科学进军;他注重改善办学条件,支持教学设备和实验室建设,开辟图书馆第二阅览室,加强实习农场建设。在他的领导下,福建农学院各项事业得到很好发展,为后来学校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校党委书记赖海榕瞻仰江一真陈列馆和故居
赖海榕表示,江一真老校长可贵的精神品质是福建农林大学宝贵的精神财富,要持续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扬好红色传统,学习传承弘扬江一真老校长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革命信念,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爱党为民的崇高品格;要善用育人资源,深挖思政元素,通过宣传教育、社会实践、编排话剧、学术研究等多种途径,把江一真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精神和宝贵品质融入学校思政育人、人才培养、师德涵养、干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激励全校师生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干事创业、永不懈怠的责任感,加速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力赋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学校争创国家“双一流”中奋勇争先、再上台阶,为全方位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农林特色鲜明的全国一流大学、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福建篇章不断作出新贡献。
龙岩连城县庙前镇镇长、江一真同志家族后人及我校党政办负责人全程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