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品茶嫩茶wx联系方式_附近学生200元随叫随到苏州_附近学生200元随叫随到泸州_快餐300元二小时

郑丽凤:创新教学诲人不倦,严爱并施立德树人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新版)发布时间:2021-04-29作者:19生工 李嘉鹏 19软工 张荣懿 18行管 余玲珑 编辑:陈旻创建部门:福建农林大学(新版)

人物简介:郑丽凤,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森林生态采运和工程索道的研究,承?!恫牧狭ρА贰ⅰ督峁沽ρА贰ⅰ端鞯涝耸洹?、《森林作业与环境》等本科及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先后被评为?!敖淌橛丝!?、“教学名师”和“领军教学人才”。2020年9月,郑丽凤被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教育厅表彰为“福建省优秀教师”。


“为师应当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充满仁爱之心?!爸两褚讶谓?7年的郑丽凤教授如是说。她坚持把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教学技能、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作为自身任教的要求。

教学有法,管理有道

自1993年从教以来,郑丽凤一直秉持着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和关爱学生的教学理念执教。在她的眼里,不同的学生适合的教学方法是不同的,郑丽凤会根据学生基础的差异性,对不同学生采用分析式引导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并结合问题驱动、任务驱动、工具驱动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参与式学习。参与式学习能够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够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份子,切实参与到教学知识的传递这一过程中。2017级森林工程专业郑丽旺便受益颇多:“结构力学这门课具有很高的难度,郑老师会注意发现我们的问题,对知识薄弱点进行逐一讲解,确保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掌握课程内容?!敝@龇镌诮萄夏芄灰虿氖┙?、一视同仁,这也是她受到学生尊敬和喜爱的重要原因。

在备课

郑丽凤在教学上的用心良苦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也渗透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多年担任班主任的经历,让郑丽凤对于班级管理有了深刻的体会?!案叨鹊脑鹑涡暮褪姑惺亲龊冒嘀魅喂ぷ鞯那疤?,用科学的方法对班级进行管理是工作的根本?!敝@龇锼档馈>枚弥?,郑丽凤在班级的科学管理形成了一套可以概括为“严”、“细”、“恒”、“变”、“专”五个字的完整体系。即严格的班级制度、细致地选择班干部、持之以恒处理班级事务、灵活应对班级变化和专业全面地解答学生的问题?!爸@鲜Χ杂诎嗉兜墓芾硐钢氯胛?,班级事务她都会亲力亲为。在生活中,郑老师也时刻注意着我们每个人的状态,对我们的兴趣爱好也会全力支持??梢运抵@鲜褪俏颐亲罴崾档暮蠖??!?015级森林工程的班长杨锦湖如是说。

2019年,为了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方便各位班主任在课堂内外开展教学工作,郑丽凤更是组织系教师成立了“班主任共同体”?!鞍嘀魅喂餐濉蔽嘀魅沃浯罱ㄒ桓鼋涣髌教?,实现教师成员之间高效的互相交流与探讨?!霸诠餐逯校颐墙⒒硬煌鲜Φ奶爻ぃ侠碇傅佳б捣⒄?、考研考公、创新就业等多个方面,”郑丽凤解释道。

教学有法、管理有道,郑丽凤在她的教学生涯中始终履行着这八个字。郑丽凤怀揣着对教学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发光发热?!鞍呀淌橛说弊鲎约旱氖姑?,这大概就是我的想法吧。”郑丽凤笑言。

教研相长,硕果累累

除各学科的教学外,开展教学研究和参与科研项目也是郑丽凤的日常工作?!敖潭谎性蛴蓿卸唤淘蛐??!敝@龇锶衔逃胙械墓叵凳腔ノ劳?、相互促进的。她将课堂教学视为科学研究的基础,而教育研究则是教学的利器。她认为科学研究可以增强教学的深度、拓展教学的广度?!敖萄挥锌蒲凶龅自蹋突嵯萑氡彰旁斐档睦Ь场?,她把科研作为教学创造力的来源。

在上课

郑丽凤运用比喻来传达她在教学研究中身体力行的原因:“教学与教研犹如两扇翅膀,是平衡教师专业发展的经纬。”郑丽凤认为,开展教育研究不仅能够促进学科教学手段、媒介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更是教师成长的需要。以工程索道课为例,教研环境让郑丽凤具有更高的知识水平和更先进的教学方法,因此她可以将最前沿的知识通过最有效教学方法传递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对基础的课堂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坝肟菰锏陌迨榻步饧扑悴煌?,郑丽凤老师会在枯燥的演算中,通过动画演示,将问题具体化,不仅更易理解,还极大地勾起我的兴趣?!?017级森林工程的叶聪在郑丽凤的创新授课中收益良多。

除此之外,对科研的关注使郑丽凤能够及时将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不断充实到自己的课堂中,弥补了原有课程知识与最新研究之间的“断层”,正如她所认为的科学研究可以增强教学的深度、拓展教学的广度?!靶聪吆诠こ趟鞯乐惺且桓黾蟮哪训恪V@鲜υ诮彩谑币米钚卵芯砍晒颐墙步馍魇芰Φ募扑惴椒??!?nbsp;2017级森林工程专业郑丽旺通过前沿研究成果更好地理解了知识点,同时对课程的现代化应用发展产生了极大兴趣。

迄今为止,郑丽凤主持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主持省级教改课题3项;获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同时她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目前,郑丽凤所领导的森林工程教学团队拟围绕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难点协同攻关,并着力于立德树人,力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深入融合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与时俱进,严于律己

从最初的粉笔黑板到后来的多媒体技术,再到现在的信息化教学的辅助工具,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教育的革新?!拔胰衔魑鲜τΩ糜胧本憬⒉欢系匮昂吞剿??!敝@龇锾寡?。教育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加入新元素。郑丽凤认为,随着信息化教学工具不断涌现,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教学手段也就需要不断创新,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与学生一起参加合唱

疫情期间,郑丽凤在网上开设了《工程索道》、《结构力学》课程,网上教学是一个与传统教学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在网上教学开展之初,郑丽凤就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撰写出每课时的任务书,并分享到学院教学交流群。提及到为什么会接受这种新型教学模式,郑丽凤说道:“线上教学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具有灵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优越性,所以我愿意采用线上教学模式?!背浞址⒒有滦徒萄J胶痛辰萄J降某ごΓ侵@龇锊欢嫌呕萄е柿康闹匾硐?。

从教以来,郑丽凤每天都保持着规律的作息时间:早晨六点起床晨练,晚上十一点休息。无论是授课、运动还是阅读,郑丽凤都有严格的时间管理,这一品质也深深地影响了她的学生。“郑老师经常对我们说自律是成功最关键的一步,只有管理好自己才能把握住命运。”2015级森林工程的陈亮回忆道。因此,郑丽凤的学生都深刻认识到了自律的重要性,他们会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时间。

去年九月,郑丽凤获得了“福建省优秀教师”称号。对此,她谦虚地说:“我并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我只是尽力做好了本职工作,我要提升的还有很多。”未来她将继续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不断学习总结反思,推进“课程、教材、教学”一体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创新。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