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周順桂,國家級領軍人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榮獲中國青年科技獎與光華工程科技獎等諸多榮譽;被授予福建省高校優(yōu)秀共產黨員。多年來共主持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30余項;獲授權發(fā)明專利60余件(國際專利2件);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fā)表SCI收錄論文150余篇,入選2020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當人們在追求高速發(fā)展的道路上奔跑時,他在默默地守護著帶“傷痕”的大地母親。當年輕人一心向往更高更遠的天空,他鼓勵他們深深扎根泥土,靜待枝繁葉茂。他就是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院長、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周順桂教授,一位專注“泥土”事業(yè)的科學家。
潛心耕耘 夯實教研花自開
“最適合給本科生上課的是有資歷的老教授。”周順桂對教學模式有自己的見解,“教授為本科生上課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因為他們有足夠的人生閱歷和實踐經驗,他們所講授的知識是用自己數十年經驗篩選沉淀過的,會讓學生們收獲更多。而讓一些剛畢業(yè)的老師適合帶博士生,年輕人在一起往往能碰撞出新的火花?!?/p>
“當老師是世界上最好的職業(yè),能通過自己去影響很多人,改變他們的命運。能擁有最大限度的自由,自由掌握時間,所做的事都是自己感興趣的事?!敝茼樄鹦χf道。
周順桂現開設兩個課程,一為本科課程的農業(yè)資源環(huán)境導論,另一個則是結合自身方向教授的特色課程——環(huán)境生物電化學。因材施教是周順桂的課堂特色,無論是本科課程還是研究生課程,他都會將社會上最新的、最前沿以及學生尚未掌握的知識引入到課堂上,將時事帶入課堂,借此開闊學生們的眼界?!拔业纳险n模式可以稱為聊天式?!敝茼樄鹦ΨQ,“書本知識往往落后時代,高校教師不是中學老師,必須要有實踐經驗,站在學術前沿。如果總是照本宣科,學生是學不到知識的?!睘榇?,周順桂需要在上課之前提前做好功課,熟讀材料并將其轉化為自己語言,理解透徹后再用一些簡單且包含趣味性的語言去傳授給同學們?!八险n的風格都很幽默詼諧的,會將晦澀難懂的課程知識講的很生動很容易理解?!?018級專業(yè)農業(yè)資源與環(huán)境博士生靖憲月說,“周老師每天都會閱讀科研文獻,總是會關注最新研究進展與我們討論并指導我們?!?
指導學生做實驗
“我不看出身,不看專業(yè),進了我的實驗室,一切重新開始了?!敝茼樄饘W生一視同仁,在他眼里,每一個學生都是可造之材。靖憲月是周順桂招收的跨專業(yè)研究生之一,談及周老師她充滿感激:“從碩士開始周老師就是我的導師,到現在我已經博士三年級,可以說我的學業(yè)規(guī)劃周老師都有參與其中,他鼓勵我不要因專業(yè)不對口而灰心,同時根據我的興趣和強項一點點引導我慢慢進入狀態(tài)?!痹谇髮W之路上,周順桂一直支持鼓勵學生們追逐夢想,學生們也不負老師期望,他們很多畢業(yè)后進入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等名校繼續(xù)深造,取得博士學位后投身高等教育和科研院所工作的學生也不勝枚舉。每當看到出身貧寒的孩子在科研道路上找到了方向,通過知識改變了命運,都尤其讓他欣慰和成就感倍增。
深耕沃土 方得桃李滿天下
“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關于人才培養(yǎng),周順桂認為老師的責任重大。青年學生是最有朝氣、最富有夢想的群體,卻也常常陷入迷茫,作為老師,傳道亦要有術,向學生傳授理想信念的堅定之道、認識世界的正確之道、改變世界的科學之道,構建家庭、學校、社會協(xié)同的教育體系,多方發(fā)力引導學生成為胸懷鴻鵠之志、德才兼?zhèn)涞膬?yōu)質人才。
“育人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你教好了一批學生,他們就能影響更多的師弟師妹向好的方向發(fā)展,這種學生之間的影響力往往比老師的教育效果更好?!敝茼樄鹫J為,一個好學校的關鍵在于形成良好的氛圍,老師的言論行為、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會對學生產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學校這塊立德樹人的沃土,需要更多的好老師不斷提供更多的養(yǎng)分。
“在幸運的時代做勤奮的人”,這句話是對周順桂的最好詮釋。采訪中,他多次提到勤奮、執(zhí)著、專注之類的詞匯。
“做我的學生不用多聰明,甚至可以說,我不需要你太聰明,我更希望你能多花點時間?!倍嗄陱氖峦寥姥芯?,深諳專業(yè)特性的周順桂非??粗貙W生做學問的態(tài)度,“我總是特別喜歡那些執(zhí)著于做事、充滿了好奇心、不去追問結果的學生。”他認為勤能補拙,解決很多科研問題關鍵往往不在于超群的智商,而在于超乎常人的毅力。他的同事這樣說:“周老師評價學生科研工作的時候往往先不看質量,而是看投入時間,他非常強調做科研要長期投入大量時間?!?/p>
勤奮不僅是對學生的要求,更是周順桂的行為準則。他每天都是第一個到實驗室,最后一個離開的。忙起來經常是廢寢忘食,甚至連和家人團聚的日子都很少,連續(xù)好幾年過春節(jié),大年初二就到實驗室上班了。
“教書育人不止于課堂的45分鐘,更在于日常的一言一行。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敝茼樄鸾洺蛯W生一起在校園里散步、在食堂吃飯,或是談談今天的實驗順不順利,或是聊聊最近新上映的電影,像多年的老朋友般自然。“課余期間他會很親切的跟我們分享許多他求學期間的小故事,有些很勵志,有些很搞笑,正是他的這些親身經歷鼓勵我們一定要珍惜當下的學習機會和學習環(huán)境,他授課不僅僅是教知識,很多時候是在教我們怎么做人。”學生靖憲月感嘆。周順桂對學生十分關懷,只要有事找他,他總是熱心給予幫助,從不推辭。有研究生家境貧寒,交不上學費,他主動為學生墊付,并不斷地鼓勵學生靠自己的勤奮刻苦改變人生。
“35歲前努力學習打造自己、追夢成才,35歲后帶領團隊攻堅克難、奉獻社會?!边@是周順桂對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支持著他在漫長的教學路上播撒桃李種,是照亮他科研、教育事業(yè)的指明燈。
砥礪初心 還給大地一片凈土
“科研要轉化為成果,最終服務于社會。”這是周順桂對科研的理解,也是他一直追求奮斗的目標,“做科研就是創(chuàng)造新知識,并將其應用于一線、服務到生產?!?/p>
高考時的歪打正著讓周順桂走上土壤研究這一行。從當年的冷門專業(yè)到如今的一門顯學,周順桂干這行坐了不少“冷板凳”。“干一行愛一行,我也只想做也只會做土壤研究這一件事,這就是我最樸素的想法?!敝茼樄鹫f。執(zhí)著的信念、不懈追求的追求成就了他,也為他打開更大的世界。
周順桂現主要研究方向為土壤微生物電化學和有機固體廢物處理,這兩個方向都是國家戰(zhàn)略新興產業(yè),與國家鄉(xiāng)村振興,農業(yè)綠色發(fā)展,農業(yè)現代化緊密相關,且面臨很大的產業(yè)需求。
在研究過程中,少不了困難的障礙。一方面,他的研究都在和受污染的土壤及污泥打交道,工作環(huán)境惡劣。周順桂教授笑著調侃自己:“我們的工作是最土、最臟的?!绷硪环矫?,如何將實驗室中的試驗品放大投入運用到現實中也是一大難題。好在有學校的大力支持下,他的研究項目得以順利地進行下去。當自己團隊的研究成果公之于眾時,周順桂感慨道:“每一項研究成果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孩子越漂亮,作為科研工作者的我也就越高興?!?/p>
在田間試驗生物有機肥效果
2014年,周順桂作為特聘教授引進我?;I建土壤生物電化學研究中心,從實驗室設計裝修、儀器設備選型購置、團隊成員引進培養(yǎng)、學科方向思考凝練,他作為帶頭人無不傾注全部心力。目前,該研究中心研究條件與實力已達國內一流水平,研究隊伍由最初的1人發(fā)展到目前70-80人的規(guī)模,其中包括閩江學者特聘教授、金山學者特聘教授等高層次人才6人,2018年獲“福建省博士研究生導師團隊”稱號。
除了“治療”受污染的土壤外,周順桂還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將生活垃圾及有機廢棄物變廢為寶。“污泥是放錯地方的資源?!敝茼樄鹫J為,“我國每年產生量達6000萬噸以上,如果以肥料來計算,相當于1000萬噸有機肥。”在談到選擇該專業(yè)的初衷時,周順桂坦言,社會中每個領域都需要負責的人,而他正是負責與土壤、污泥打交道的人。而在后來,他發(fā)現了這項工作的重大意義,自己也慢慢熱愛上了這份工作。周順桂有現在的成就,還要得益于時常靜下心來的思考,他將大目標轉化成一個個可執(zhí)行的小目標,并做到“今日事,今日畢?!?/p>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科學論斷。要把生態(tài)優(yōu)勢轉化為發(fā)展優(yōu)勢,擦亮綠水青山,周順桂希望全社會能夠更加關注土壤污染問題,保障我們的人居環(huán)境安全。
對一片沃土的熱愛,對科研事業(yè)的執(zhí)著、對教育工作的喜愛和對學生的關愛,周順桂始終堅守教育初心,牢記育人使命,在教育事業(yè)和科技服務中發(fā)光發(fā)熱,在廣袤土地上綻放最美芳華。